或許你會問:「我都有擦防曬,可是為什麼仍然曬傷了呢?」防曬失敗的原因,最常見為塗抹的量不足以及未重複塗抹。防曬係數的認定,是以每平方公分的皮膚塗抹2mg的防曬品(2mg/cm2)為測量標準,所以塗抹的量必須足夠,才達到防曬產品宣稱的防護效果。此外,塗抹在皮膚表面的防曬產品會因為流汗、接觸水以及摩擦等因素脫落,因此最好每兩到三小時重複塗抹。
然而,想要做好全方位的UV防護,擁有美麗健康的皮膚,必須掌握「防曬三原則」:一要、二擦、三遮
一要 此時日光近乎直射,紫外線最強,盡量避免於此時間外出,且台灣部分屬於熱帶氣候,日曬更為加劇。雖然要避免正午外出,但於透光的室內,紫外線a光中的長波UVA,更是不分冬天、陰天,皆可穿透玻璃造成皮膚曬黑以及老化,所以務必隨時做好防曬準備。此外,UVB 是曬傷的主要原因。
三遮 使用足量的防曬品外,適時撐傘,帶冒與著長袖衣服(有標示抗紫外線的材質),戶外行進間盡量找遮蔽物,更能加強抵禦紫外線UV對皮膚的傷害。
如同防曬乳液,衣物要防曬主要也是靠著物理性(反射、折射紫外線)以及化學性(吸收紫外線後再用熱能的形式釋放)兩種方式。目前常見的抗紫外線布料的紡織方式,可分為以下三種:
1. 原紗型:使用可吸收或散射紫外線的原料混在織品內(二氧化鈦或氧化矽),再進行紡紗,理論上可持久抵抗紫外線。
2. 染整製程中添加:將布料在染整後,浸泡在抗 UV 化學劑料(紫外線吸收劑)中,但會隨著清洗過程流失,防曬效果逐漸下降。
3. 布料貼合:將紫外線隔離的成分貼在布料上。抗紫外線效果好,但透氣度差,常用於陽傘。